居民大搬風-鹽埕與鼓山各里搬到哪裡夯?

文/圖 黃佩淳

我們通常可以發現一地的社會增加率可以反映出該區域的社經發展狀況,社會增加率為正值,可能代表該地區有新引移民的拉力,誘使他區搬入。若為負值,則可能代表該地可能有不利居民生活的推力。

首先我們來看到以下是鹽埕區的社會增加率狀況:

鹽埕區社會增加率

(若圖片不易閱覽,建議可採以下方式:1、點選滑鼠右鍵並選取在「新分頁中開啟影像」。2、直接按住ctrl+滑鼠滾輪縮放頁面)

從鹽埕區的社會增加率狀況,與前一篇高齡化系列(詳請可點:高齡議題系列(3)-鹽埕跟旗津都是高齡老社區?)合併觀察後可以發現到鹽埕區不僅幾乎所以區域都是推力較大,也就是「不能夠留住居民」。同時其也邁向了較其他區更嚴重的「高齡化」問題。顯示該區的社區改造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再者,我們來看到鼓山區的狀況,如下:

鼓山區社會增加率 (2)

(若圖片不易閱覽,建議可採以下方式:1、點選滑鼠右鍵並選取在「新分頁中開啟影像」。2、直接按住ctrl+滑鼠滾輪縮放頁面)

 

我們可發現到,相較於鹽埕區,鼓山區各區社會增加率分布的狀況較不均,而其差異也大。社會增加率最高的寶樹里9.6%就與最低的內惟-12.70%差了約20% 。也就是有一地增加了總人口的約10%,而另一地則消失了總人口約10%。當然單從這樣的統計地圖中我們並無法得知這些增加的人口與消失的人口是從何而來、由於什麼樣的原因。不過也正因為得知這些社會增加率的差異,我們才得以窺知哪些區域可能正在悄悄地沒落;哪些區域可能悄悄地發展出了社會經濟利益。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