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產業續探–鹽埕戲院

文/圖   陳韋丞
在探尋完了第一段的酒吧歷史後,我們不放棄地再開始探尋另一個為人熟知的戲院歷史。這是對照不同時期的地圖,為已消失的戲院業所做的一個整理,戲院對於我們在重探鹽埕的整體環境是很重要的一環,戲院在戰後的殖民政權中扮演中協調中介的角色,他既是人民的喘息之地同時也受到國家的介入爭奪文化經濟的主導權。早在電影於日治時期傳入後沒多久,在鹽埕當地至少已擁有四家戲院,分別是高雄館(1921建)、金鵄館(1930)、壽星館(1930)、昭和館(1940),即便到了戰後初期看電影仍是高雄市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而提到的這四間戲院,除毀於戰火的「高雄館」以及「昭和館」外,原日人經營的「金鵄館」、「壽星館」,則由國民黨接收,並改名為「光復戲院」、「壽星戲院」。除此之外,新的戲院在戰後初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如「大舞台戲院」、「鼓山戲院」、「明星戲院」等,其中以位於鹽埕區的「大舞台戲院」設備最好,也最能吸引人潮,可見最重要的戲院仍以鹽埕為主,像1961年(民國50年)在原「高雄館」興建的「亞洲戲院」,以四聲道音響與華麗設備,讓假日總是一票難求。假日鹽埕擠滿看電影人潮的盛況,直到1980年代,新戲院在各地成立,才讓觀影人口逐漸離開鹽埕。

其實,如要擴展戲院在一地出現所能表示的該地在商業活動上的影響力,從戲班出發也是一條指引的線索,原因在於戲院本身所具之系統性功能,具備了「行銷」與「說服」、「創造需求」、「引人注目」、發掘「潛在消費者」的功能,除了作為地方上的重要節點外,它所帶來的外溢效果仍舊是相當可觀。而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初,全台歌仔戲班發展正處於頂峰時,也可以發現大部分之戲班也都在戲院做演出。而戲班為了要爭取到更多的商業演出機會,於是需要做各式型態的宣傳。因此,為了爭取到戲院演出機會時,競相於報紙刊登演出消息、演出形式、演出內容與頭牌演員的名字,甚至劇照等廣告內容,成了戰後戲院或劇團除了掛看板、踩街發宣傳單之外,最常用的宣傳方法與工具。而進一步從南部地區發行的報紙(中華日報)中搜尋高雄地區戲院的演出記錄,可以發現在1946~1957年之間位於高雄市的戲院裡,曾經演過歌仔戲 10 個檔期以上的戲院有光華、大舞臺、明星、天華、新高、鼓山、鳳山、岡山等 8 家戲院,其中位於鹽埕區的大舞臺與新高戲院有28個檔期,是戰後高雄地區歌仔戲商業劇場演出的幾個主要集中地,而大致上包括了苓雅、鹽埕、鼓山、鳳山、岡山等五個行政區。但巧妙的是,鹽埕區與其在日治時期戲劇演出最興盛之時相比,竟已逐漸退居第三但我們仍可稱其為商業大區。

從戲院數量以及戲班演出次數來看,鹽埕在消費產業上確實有其一席之地,但無奈種種交織的制度環境改變也迫使這段往事在當今只能透過回憶才能略知一二了。最後,推薦這個小新聞短片發現舊戲院算是簡短但又深度的帶我們一探大舞台戲院的內部以及鹽埕的熱鬧過往。

戲院

參考資料:

  1. 娛樂在高雄:鹽埕埔的黃金時光(19451970),http://mypaper.pchome.com.tw/w2308955/post/1322766966
  2. 林永昌,2012,當前高雄地區歌仔戲的發展研究, 100年度崑山科技大學教師校內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專輯

 


發表留言